|
2019年首届中国品牌传播发展与交流峰会在京召开时间:2019-09-27 北京讯9月27日上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品牌传播专业委员会承办的2019年“首届中国品牌传播发展与交流峰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
参加峰会的领导有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宣部秘书长王伟华,解放军国防大学原宣传部部长郝广保,解放军原二炮装备部李建国少将,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秘书长韩毅,中国金属学会王新江,北京市委宣传部传媒监管处处长张俊杰,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品牌传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教授、研究员、博导向东,北京文竹淑苑女子学院创始人张馨予,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大数据与传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边振斌、吴万军,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品牌传播专业委员会执行秘书长陈淳安,副秘书长赵阳、周仁敬,中国自主品牌传播工程总策划、大国品牌智库发起人总策划刘哲源,广西策划协会执行会长席唯铭等,以及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品牌行业大咖、一线品牌企业代表、国内权威媒体代表等其他相关人士参加了盛会。会议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秘书长刘末主持。 峰会的主题是“中国品牌影响世界、中国品牌世界共享”。与会人员从品牌创新、品牌策略、品牌制造、社会热点等维度,共同探讨中国品牌发展战略和国际化传播策略,以及在不断升级和进化的大环境下,企业如何讲好自己的品牌故事,探索中国品牌在国际竞争格局下的发展与变革之路。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宣部秘书长王伟华在致辞中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以品牌为纽带,在这里举行“品牌传播发展与交流峰会”,恰逢时机,为赋能中国品牌影响世界建言献策,很有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定不移建设质量强国、品牌强国,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穿得称心、用得舒心。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一直高度重视品牌建设,致力推动品牌强国战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专门成立了品牌传播专业委员会,搭建交流平台,凝聚社会共识,助力品牌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同会员单位、合作媒体等,以“致敬新时代,赋能中国品牌影响世界”为主题,重磅推出:“中国自主品牌传播工程”系列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向世界传播中国品牌,让品牌在传播与塑造的相互作用下更具影响力和竞争力。希望中国科技新闻学会进一步与社会各界配合、协作,发挥社团组织的平台作用,链接各级政府、社团组织、媒体、品牌企业,共同扶持中国品牌,服务中国品牌,传播中国品牌,赋能中国品牌影响世界。
解放军国防大学原宣传部部长郝广保在讲话中指出,品牌兴则经济兴,质量强则国家强。让中国品牌影响世界、实现品牌强国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全国相关政府机构、社团组织、媒体、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品牌工作者们的倾心努力,一起推动中国品牌发展,进一步提高“品牌强国”的认识和站位,增强“品牌兴企”的行动自觉性,强化“品牌为民”的责任担当,让更多中国品牌伴随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走向世界、享誉世界。 解放军原二炮装备部李建国少将(右一)为峰会题写“中国品牌影响世界、中国品牌世界共享”。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市场各领域的竞争越来越集中的体现为品牌竞争,世界越来越明显地迈入品牌经济时代。品牌经济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经济体的综合发展水平。品牌,不仅代表产品具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名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无形资产、是无声名片。品牌就是企业和产品生命、品牌就是精神认同,品牌就是消费导向,品牌就是定价权力,品牌就是综合实力。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品牌传播专业委员会执行秘书长陈淳安说,我们要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声誉的中国自主品牌,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加快转型升级、激发新的增长活力、提升国家综合品牌竞争力,展示我国的良好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新时代的中国品牌发展建设,指明了具体方向。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也明显加快,逐步实现从模仿到创新、从贴牌到创牌,进入全球消费者的视野。但目前,中国拥有的国际知名品牌数量还不够多、实力还不够强,尤其在西方主流市场还缺乏竞争力,中国制造往往被认为“质低价廉”,这种情况还没有得到彻底转变。中国迈向制造强国之路,跻身品牌强国之列,仍然任重而道远。 广西策划协会执行会长席唯铭“针对市场营销,如何做好品牌策划”的演讲,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中国自主品牌传播工程总策划刘哲源详细的向大家介绍了中国自主品牌传播的意义和愿景方向。 与会的专家学者、品牌行业大咖、一线品牌企业代表也做了主题发言,他们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中国品牌传播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为打造中国自主品牌建言献策,对推动企业和区域中国品牌建设,增强品牌科技含量附加值,提升品牌创新力和生命力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